您现在的位置: > 中国物联网 > 商机在线 >一款牛肉卖了1.2亿,水果当天摘,盒马鲜生到底有什么魔力?

一款牛肉卖了1.2亿,水果当天摘,盒马鲜生到底有什么魔力?

来源:财经无忌 企鹅号  日期:2019/5/25 12:08:18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文 | 湾区陈浩南

虽然远没到打开香槟的时候,但在开出第150家门店后,盒马鲜生已经成为了新零售行业的绝对优等生。

如果以开店数为计,第二名超级物种也才只有盒马的一半多一点——而这个赛道里的另外几个对手,小象、7Fresh甚至还没完成规模化的复制。

那么在“新零售2.0时代”,盒马凭什么在发令枪声响还未飘远时,已经取得了身位的优势。

上周盒马给出了它的答案——商品力。

01

在解读什么是“商品力”之前,我们先从最近“吃不起”的水果说起。

你知道摆在水果摊上的水果们,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吗?

答案你肯定想不到——在枝头等到长熟的那一天。

但这注定是一场遥不可及的梦。

在水果行业,存在着这样的“悖论”——自然成熟的水果,无论风味还是口感都最好。

不过这对果农来说,这背后是更长的种植期,更高的损耗,往往意味着要亏本。

因此果农要想把水果卖到遥远的市场,就必须在水果成熟之前采下,而这意味着果农要舍弃部分水果的口味。

不过,现在情况有了改变。

符仁东是盒马鲜生的水果采购员,最近他专门去海南待了一个星期,就是为了订购“树上熟”的水果,并且当天空运到各地的门店。

所谓“树上熟”,就是在树上长到8成熟才采摘的水果。这样的水果,风味口感俱佳。

以芒果为例,以前芒果还只是半熟的时候,就要采下来运送出去,途中经过催熟后再到市面上销售。

催熟的芒果,是从有蒂的这一端开始变黄,即使全部黄了,它果肉里的风味也不能完全释放出来。

“‘树上熟’的芒果,从尖尖开始黄。”符仁东说,只要尖尖部位有一点黄了,这芒果就成熟了,它的风味也都有了。“喜欢脆甜口感的,就选尖尖有一点点黄的。”

相比于催熟的芒果,“树上熟”芒果还有一个优势——更耐放。

一般来说,催熟的芒果,果皮变黄之后两三天就会出现黑点腐烂。而“树上熟”的芒果,变黄之后还可以放7到10天。

去年,盒马联手全国500家农产品基地、品牌供应商,打造生态型的“新零供”关系,“树上熟”水果,正是这样的产物。

这些“树上熟”的水果,盒马从采摘环节就开始介入,确保在最佳采摘期内采摘。“原来一棵树一次性全部采完,做’树上熟’了以后,必须熟一个摘一个,今天摘一点明天再摘一点。”

采摘下来后,当天即空运到盒马在全国的门店,让吃货们可以吃到最佳赏味期的水果。

“现在的人生活水平好了,吃的方面要求更高。”符仁东说,尽管价格比催熟芒果要贵,但喜欢吃“树上熟”芒果的人越来越多。

02

树上熟的芒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相对以往的水果产销模式,已经创造了一种新的模式,盒马在新零售领域的模式创新,当然不仅仅只是在水果领域。

纽澜地黑牛这个高端品牌的崛起,则是在另一个领域里的改造。

纽澜地品牌创立于2013年,在2013年到2017年之间,纽澜地主要为餐厅、酒店等餐饮店提供牛肉。

不过自从2017年与盒马合作以来,纽澜地专心致志只做一件事——“我们只负责专心养牛”。

据纽澜地黑牛的董事长郝红贞介绍,纽澜地黑牛引入日本神户和牛的养殖方法,黑牛们吃大豆、麦片,喝啤酒、听音乐,牛肉有股奶味、入口即化,“只要吃一次就忘不了。”

纽澜地总裁李震还讲述过他们与盒马的合作流程:

“我们准时每天中午12点05分接盒马的订单,根据订单上的品类对牛进行分割包装,凌晨12点准时发往不同城市,凌晨3点10分最后一班车发货,当天下午到达盒马各个地区的大仓。”

根据负责盒马生鲜采购人员介绍,纽澜地牛肉从出厂到上架盒马,一般21个小时内完成。

为保鲜,运输几乎是争分夺秒,装车的时间都要控制得十分精确。

此外,“与餐饮店合作的不同在于,盒马并不会因为哪个单品卖得好,就只要这个单品。它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要求我们将牛身上不同的部位进行不同的包装和加工,让一只牛的使用率达到极致。”

数据显示,在进入盒马之前,成立不过几年的纽澜地名不见经传,但2017年纽澜地专供盒马后,2018年销售额做到了1.2亿。

其实不仅仅是黑牛,5月20日,盒马生鲜直采战略发布会上披露,盒马已在全国建立500家生鲜直采基地,涉及果蔬、肉禽蛋、海鲜水产等品类。

直采基地为盒马供应了近三分之一的生鲜产品,接下来这一比例还会继续扩大,越来越多的区域特色农产品将被带到消费者面前。

03

一个略显尴尬的观点是,在中国似乎从不缺少创意,但最终能落地并打通模式的却少之又少。

这其中无外乎是因为,在风口之上的这些项目徒有创意,但在实操过程中,往往缺乏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并且在具体经营过程中,眼高手低,造成高举高打的项目,雷声大雨点小。

盒马力的构成中,扎实的基本功和精细化的经营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能力的拼图。

这家以bite作为基本单位的互联网公司,在和传统零售企业比赛基本功时,丝毫没有逊色,并且由于有新技术对传统流程改造的加持,更具战斗力。

比如盒马有一套复杂的台前、幕后融合系统,上至供应链,下至消费者,都与大数据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盒马CEO侯毅就举过这样的例子:上海的青菜,是在崇明种的,因为崇明是上海没有污染的一块土地。种蔬菜是每天要告诉他要多少量,他提前30天跟我做。测算30天之后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的量,周五的时候要增加50%,周六要翻一番,到星期天有可能是75%的增加。

当这种订单式农业全部推广以后,我们发现,其实这个生意是完全具备竞争能力的。消费者认可你的是品质,而不是价格。

此外,也做到了7×24小时30分钟的物流配送服务,这是盒马提出的新零售行业标准。正因为30分钟送达,让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

等待着这些穿着T恤、拖鞋,没有零售经营的数字信仰者犯错的人们,不得不失望了。

04

在零售行业,生鲜领域无疑是最为复杂的。相对便利店只需管理好货架上的各类商品不同,生鲜还涉及到损耗、物流等各种因素,甚至连天气都会影响店里利润的高低。

比如动辄高达30%的损耗极大拉低了利润率,加上高昂的物流成本,使得生鲜领域竞争无比激烈。

数据显示,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企业中只有1%实现盈利,4%持平,另有88%小额亏损,7%巨额亏损。

要想在这个行业里杀出一个新天地来,无疑需要精细化运营。

侯毅此前曾表示,中国消费市场足够大,消费升级需求旺盛,但 “一套武功打天下”难以适应新的发展阶段,因此精细化经营是盒马今年的重点。

这意味着即使是新鲜事物的盒马,也在不断地对自己进行革命——比如门店的类型上,盒马也将从单一的标准会员店模式,孵化出F2、小站、菜市、mini等新业态,从社区到市井,盒马试图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接地气”的体验。

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们总是愿意不厌其烦地谈论中国区域和社会生产力的不平衡性,而事实上这样的多样性,也给了很多创新者机会。

甚至在同一座城市里,不同的区域,由于人群和发展现状的差异,也会导致不同的消费需求,此时如果原封不动地复制相同模式,往往只能收获冷酷的结果。

但幸运的是,中国足够大的体量,也让扩张者能快速降低成本,从而为精细化经营提供可能性——如果把盒马目前新的业态单独拉出来,也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从创新模式,到扎实的零售基本功,再加上精细化的运营,盒马力已经成为了盒马鲜生独有的武功秘籍,只是在新零售的疆域里,未来的考验还将继续。

(完)


>> 更多相关信息:
在百度中搜索一款牛肉卖了1.2亿,水果当天摘,盒马鲜生到底有什么魔力? 在好搜搜索一款牛肉卖了1.2亿,水果当天摘,盒马鲜生到底有什么魔力?
在有道搜索一款牛肉卖了1.2亿,水果当天摘,盒马鲜生到底有什么魔力?在搜狗搜索一款牛肉卖了1.2亿,水果当天摘,盒马鲜生到底有什么魔力?
>> 关于企业公告的相关资讯
推荐编辑